“在醫療環境中,科研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同時它也是臨床醫生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能。”北京積水潭醫院血管外科副主任賈偉接受人民網人民健康采訪時說。作為該醫院最年輕的專業科室,積水潭醫院血管外科堅持醫、教、研并重發展,并取了不俗的成績,在全國的血管外科界有了一席之地。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促進行動(2021-2025年)》明確提出了要“實施臨床科研提升行動”。北京積水潭醫院血管外科從臨床需求出發,聯合院校、科研機構以及醫療器械企業共同推動科研進步,推動專科的醫療水平再上新臺階,為患者提供專業、精準的醫療服務。
國產醫療器械效能不輸于進口產品
北京積水潭醫院血管外科成立于2000年,是該院最年輕的專業科室。依托北京積水潭醫院雄厚的技術資源以及50余年的專業積淀,血管外科目前已全面開展臨床業務,每年完成三級以上手術千余例,專業技術亦得到業界的廣泛好評與認可。
為了更好地配合積水潭醫院血管外科的臨床特點,萬東醫療根據院方提出的需求,對產品的各項功能進行革新和改進,因地制宜地更適合手術醫生的切實需求,提高術中精準度和救治效率。
對此賈偉認為,機器效能非常好,顯影的效果已經不輸于進口老品牌。
醫工協作加速創新成果轉化
“與萬東的合作,是醫工企結合的一個很好的例子。”賈偉說,血管外科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嘗試,與科研機構、醫療器械企業建立了一個科研生態圈,大家發揮著各自優勢,推動醫療事業的發展。
賈偉認為,臨床醫生是科研項目的提出者,因為病人在醫院進行救治,包括使用醫療器械好用程度、藥物和材料都是醫生所決定的。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醫生發現了一些不順手的地方,如軟件的功能、藥物效果不好、材料不能滿足手術要求等,醫生就會根據現實需要提出一些改進的建議。而這些建議的落地,就需要院校、科研機構以及醫療器械企業去推動。
萬東醫療與積水潭醫院血管外科落地的創新應用,包括無鉛衣下肢靜脈造影、任意格式的導入導出、動脈治療時路圖實時視野切換、拓展存儲空間等功能,為血管外科的手術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性。
正在合作研發的功能包括三維融合導航,血管任意角度可視化等。賈偉對記者說:“這些軟件能夠幫助我們看清供血區域,對于我們評價骨折術后愈合情況,還有手術入路,都有一個很好的指引作用。”這些都將有助于拓展科室的業務能力,加速創新成果轉化。在未來的發展,萬東醫療將依托美的集團平臺資源,通過兩大研究院支持醫學創新,以本土化的研發帶動的各項功能的創新應用都將更符合中國醫生的使用習慣,提高介入手術效率,助力精準醫療。